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丝绸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杨苏瑞
浙江省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宁波市风华路495号,315211 电子邮箱,694920916@qq.com
关键词:吉祥图案;丝绸服装;创新应用
摘要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丝绸服装均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二者始终保持着密切关联。在中国历代丝绸服装设计中,吉祥图案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现代丝绸服装设计中,灵活运用吉祥图案既能传递独特的中国气韵,又可凭借其鲜明的中国元素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深入探究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分别从图案构成、布局工艺等维度分析其在现代丝绸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期探寻丝绸服装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为丝绸服装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引言
吉祥图案是通过寓意和同音技巧构成的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图案。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以其巧思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美与信仰、精神与物质融为一体。借助符号和形象,民族还创造了许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吉祥装饰图案,从而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吉祥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吉祥图案以其独特的民俗性和普及性,在中国传统丝绸服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崛起,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时装设计方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设计师的青睐。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和丝绸服装都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中国服饰史上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迸发出协同增效的璀璨光芒。在现代丝绸服装设计中,吉祥纹样已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从构图、布局到工艺呈现出更丰富的形态,从而为设计师在中西方服饰文化和谐交融的过程中,提供了创作各类风格服装艺术品的灵感源泉。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丝绸服装中的应用历史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灵动与浪漫。据文献记载、传世实物及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吉祥纹样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织品上已出现龙凤纹样,此时的龙凤纹不再聚焦于原始图腾崇拜,而更注重纹样重复与变化形成的审美意趣。时人对龙凤寄托的美好愿景,赋予纹样以新的内涵。
以及美学意义[2]。龙与凤纹、龙与虎纹、鸟兽纹都是这一时期流行的吉祥图案。湖北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的一件透明丝衣(如图1所示),其织物上饰有虎、龙、凤等祥瑞动物纹样。拥有神力的龙与华美的凤,恰好构成了一幅生动辉煌的吉祥组合,被视为最高等级的吉祥物。龙凤纹样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战国时期,龙与凤既象征宫室昌盛,也寓意婚姻美满。
汉代云气中的祥禽瑞兽。汉代是中国丝绸的繁荣时期,丝绸纹样形式多样且多含吉祥内容,融合了当时的儒家伦理、封建神学及神仙方术思想[3]。云纹在丝绸服饰上被广泛运用,部分云纹还与人物、鸟兽纹样交织。此外,纹样中还常添加"万事如意""长乐未央"等具有吉祥寓意的铭文,这些铭文是汉代流行的吉祥用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祥禽瑞兽。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服饰上的吉祥纹样部分承袭了东汉传统,同时因受外来文化深刻影响而形成新风格。源自波斯萨珊王朝的联珠纹中镶嵌祥禽瑞兽,这些纹样造型生动、色彩华美,兼具神秘缥缈之感,展现出精美瑰丽的艺术风格。
唐代的优雅与端庄。唐代的吉祥纹样逐渐成熟,造型生动且充满活力。花草纹样与各类神兽、仙灵交织组合,形成了繁复华丽的风格。除缠枝纹、团花纹(复合花卉纹样)、卷草纹、忍冬纹外,神兽常成对出现,左右对称的构图往往寄托着爱情主题。当时丝绸服饰上流行的"对鹿""对雉"连珠纹,便是典型的吉祥纹样。

图1 "龙凤虎"纹透纱罗衣细节

图2 "富贵满堂"纹马面裙细节
宋元时期的花鸟走兽纹样。宋代吉祥图案极为盛行,频繁出现在丝绸服饰上。当时流行的吉祥纹样有"富贵牡丹""连年有余"等。新疆阿拉尔北宋墓葬出土的绣有多彩莲花的丝绸服饰面料中,由两朵相对而立的写实莲花构成一组单元图案。这种形式由中国传统的太极图演变而来,特点是以曲线将圆形分割为两半相互交错、互为补充。此类形式亦被称为"喜相逢",象征团圆欢庆,作为图案样式广受民间喜爱并流传[4]。
元代吉祥图案仍以祥禽瑞兽、奇花异草为主题,同时出现了"鸳鸯荷花"寓意夫妻和合、"松竹梅"象征君子风范等新纹样。
明清时期千姿百态的吉祥纹样。随着明清社会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与市民阶层扩大,吉祥纹样空前涌现。丝绸服饰上的吉祥纹样在前代基础上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这一时期吉祥纹样的形式最为丰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种类繁多景象,纹样形式多样、装饰繁复、色彩丰富、结构复杂。诸如"连生贵子"、"富贵满堂"(如图2所示)、"麒麟送子"、"平安富贵"、"百鸟朝凤"等吉祥纹样,通过谐音或寓意手法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吉祥文字的应用开始增多,这些文字多为"福、禄、寿、喜"等。 这些主题更贴近现实生活。其造型与形态优美大气,成为现代丝绸服装设计的最佳参考风格。
主题分类与内涵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发轫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以"福、禄、寿、喜、财"为核心。五者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福"蕴含幸福吉祥的寓意,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禄"指高官厚禄,本义为劳动报酬,后引申为官吏俸禄;"寿"象征延年益寿;"喜"既指婚庆之喜,也含孕育新生的喜悦;"财"则寓意招财进宝,泛指金钱财物。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根据主题内容可分为六大类:花草植物、神异动物、人物神祇、器物用具、文字符号、几何纹样等。这些图案以民间谚语、吉祥文字和神话传说为载体,通过隐喻、类比、谐音双关、象征和谐音等手法,表达人们对福运的祈愿与灾祸的规避,既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也体现了对生命信仰、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幸福、长寿、喜庆的美好期许[5]。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丝绸服装中的创新应用
服饰图案是服装及配饰上具有装饰性的纹样与图形,在设计上具有一定规律性,并通过抽象、变形等手法进行规范化与定型化处理。它不仅是服装画龙点睛的装饰元素,更是时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语言。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色彩绚丽、造型丰富、寓意吉祥,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被广泛运用于现代丝绸服装的设计之中。
吉祥图案风格解构。尽管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历经漫长历史时期,但由于中国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其核心特征始终保持稳定。第一种吉祥图案风格为和谐式,对称与平衡是其构图常用技法。
在多样与统一的原则基础上构建吉祥纹样。这两种构图法则皆能使繁复的图案充满和谐之美。第二种风格为可变性。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多具复杂形态,然其绝非简单罗列或重复,而是于繁复中体现韵律与节奏的表达。最后一种风格为平面化。图案更强调物象的外轮廓,而非空间与明暗的变化。

图3 德赖斯·范诺顿设计作品

图4 传统"囍"字纹中式盘扣

图5 谭燕玉设计作品
然而,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丝绸服饰中的吉祥图案设计已开始打破刻板印象,变得丰富多彩。其主要特点是对传统吉祥图案进行解构与重组,图案的变化可从反转、错位、分割等方面考量。比利时天才设计师德赖斯·范诺顿(Dries Van Noten)擅长图案分割与重组,运用解构的几何线条实现简洁利落的设计风格。在 2012 年秋冬女装系列中,他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融入面料印花(如图 3 所示)。面料上充满东方韵味的图案色彩与极具当代风格的服装廓形相融合,展现出独特魅力。清代龙袍上的"海水江崖"纹样以印花形式呈现于面料,虽元素源自东方,线条风格却传递出强烈的现代感。他的设计让东方文化精髓披上西方理念的外衣,充满对比强烈的冲突美学[6]。
服装吉祥图案构图创新。图案构图是决定服装整体特征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传统服装的结构特点以平面造型设计为主,图案装饰主要集中在胸、领、缝、下摆和袖口等部位。二维的图案构图方式导致布局单调。然而在西方时尚占主导地位的当下,从立体装饰的角度考量图案构图尤为重要——即采用三维布局进行图案设计,不仅要考虑服装正背面的视觉效果,还需注重服装前后过渡的侧面轮廓效果[7]。同时,传统丝绸服装中的吉祥图案构图通常采用对称形式,而许多当代设计师已打破这一传统设计风格。 例如,中国时装设计师郭培为李冰冰参加2010年威尼斯电影节设计的一款名为“百福图案”的礼服上,腰部绣有一个大大的红色“福”字,裙摆上点缀着数百个大小、粗细和字体各异的“福”字。这些吉祥图案“福”字的布局采用了不对称的形式。
现代丝绸服装中吉祥图案工艺的实现。由于组织结构与织造工艺的差异,丝绸面料呈现出轻薄、柔软、滑爽、光泽、挺括、弹性及手感滞涩等不同质地与外观感受,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丝绸服装的设计[8]。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工艺在现代丝绸服装中的实现,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呈现出多元化态势。随着服装材料与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将吉祥图案与现代材料及技艺相结合,将在丝绸服装设计中创造出不同的新型装饰技法。根据不同维度下各类丝绸面料的特性,可运用多种工艺技术使吉祥图案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织造。织造是一种利用织物和纱线本身的颜色和组织结构来构成图案的方法。采用织造技术展现图案的丝绸种类繁多,如缎子、紬丝、纱罗、纱、锦、绒、缂丝等。其中,缂丝和妆花是中国特有的织造技艺。缂丝是中国最传统的挑纬显花方法之一,采用这种织造技术会在图案上形成清晰的边界,并产生类似雕刻的效果,使图案充满立体感。妆花是丝绸锦缎的一种,自明代以来便是南京最具特色和著名的品种。妆花的装饰图案多包含象征吉祥的花卉、鱼虫、走兽、云纹、传说中的八仙以及八宝等;它以红、黄、蓝、白、黑、绿、紫等为基本色调,色彩采用间色搭配,使得色调明艳、美观且和谐。
手绘。手绘是最早的丝绸面料装饰方法之一。丝绸服装上的手绘吉祥图案通常以浅色为底,用明亮柔和的色彩绘制。这些图案大多更为写实,色彩过渡自然,与中国传统提花丝绸有所不同。其绘画技法与绢本绘画同源,两者在线条勾勒和色彩设计上存在相通之处。手绘是一种蕴含深厚中华文化的丝绸装饰工艺。
纺织品印花。传统工艺有防染印花和直接印花两种风格。扎染和蜡染属于防染印花。扎染自隋唐时期起便是一种流行的染色与印花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针线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捆扎、缝缀或夹持,阻止染料渗透,再浸入混合颜料中实现浸染。被线捆扎的部分不会着色,从而形成层次丰富、过渡自然的图案与纹理。蜡染同样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印花工艺之一,以蜡为主要防染剂,蓝底白花与冰裂纹为其主要特征。当前更为普及的印花技术是数码印花,通过扫描或数字图像将设计稿输入计算机,经图像软件处理后,将规划好的图案直接打印在面料或裁片上,一次性获得高品质印花效果。此类印花的优势在于精度极高,能完美再现丝绸服饰上各类吉祥纹样的肌理效果。
刺绣。刺绣是一种手工艺,通过针的操作将丝线、羊绒或棉线等彩色线材穿刺到丝绸或棉织物及缎面上,以创造出各种精美的图案[9]。从古至今,存在多种传统刺绣技艺,如彩绣、十字绣、抽纱绣、雕绣、金线盘绣、珠绣、缎带绣、贴布绣等。刺绣是丝绸服饰上展现图案最重要的工艺之一。传统刺绣所用材料主要为丝线,但现代丝绸服装上的刺绣材料逐渐丰富多样,还采用了亮片、缎带、贝壳等。这些材料的运用使得吉祥图案在视觉上更具凹凸感。
结艺。结艺是运用丝带、细绳和花边等材料直接装饰织物的手法,通过丝线与绳结的形态和布局变化来表现装饰图案。在此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突显具有强烈立体感的面料差异。在丝绸服装中,吉祥图案可以以传统中式盘扣的形式呈现(如图4所示),从而为纽扣设计提供更多样化的可能。
镂空。图案或文字通过面料被雕刻出来。镂空一直与透明或性感同义。激光雕刻是丝绸布料最常见的镂空方法。图形设计和排版通常由软件完成。通过激光雕刻机,激光束会在高温下蚀刻面料表面。通过这一过程,图案中的层次感尤为突出,面料的特性得到充分展现。镂空通常用于厚丝绸面料或其他类似丝绸的面料。在著名华裔设计师谭燕玉于纽约时装周发布的2011秋冬时装系列中,最惊艳的设计之一便是灵感源自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吉祥图案丝绸服装(如图5所示)。光滑如古瓷般的珍珠色泽通过双龙形镂空图案透出,内衬采用鲜艳的中国红。随着精美服饰的摆动,中国古代与民间的浪漫魅力正传递而出[10]。
结论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与丝绸服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标识,二者紧密相连。吉祥纹样在中国古代丝绸服饰中应用广泛,历经沧桑仍葆有强大生命力。每个历史时期随时代变迁都衍生出精微差异的吉祥纹样,这对时装设计师而言是取之不尽的宝藏。而创新始终是时装设计的核心准则,现代丝绸服饰中的传统吉祥纹样必须融入新思维、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方能通过丝绸时装设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正如谭燕玉所言:"在中国,我们深切感受到这种矛盾——既对传统文化心怀敬畏,又必须紧跟现代步伐。"
参考文献
丝绸、防护服与生态纺织品
10.4028/www.scientific.net/AMR.796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丝绸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0.4028/www.scientific.net/AMR.79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