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gs |
0节点收藏 | 21主题收藏 | 0特别关注 |
这只是个开始,对于普通人来说,具体的不利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目前国内普通老百姓态度大多以吃瓜为主,但我相信,他们吃的是自己的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第一个问题,现金 or 投资?
不稳定时期,现金为王,但就目前趋势来看,你手里的现金可能在快速缩水,购买力下降。这时候稳定投资可能是个好选择,当然不是鼓励你去抄底,搏一搏。一些保守的投资是更好的选择,比如,黄金,利率债等吧。
第二个问题,就业 or 深造?
有稳定的工作机会,尽量选择就业。目前高校扩招严重,学历变得越来越矛盾。一方面,高学历人越来越多,企业招聘时候,期待阈值变高,学历低没有竞争力。另一方面,研究生,博士生学历在空前的贬值,花费 3 年,5 年是否还值得?恐怕只有时间能给你答案。
第三个问题,消费 or 储蓄?
面对当下的不确定性,消费和储蓄的选择也变得微妙。如果倾向于即时享乐,大手大脚花钱,可能会在未来面对更大的经济压力;但如果完全勒紧裤腰带,生活质量下降,未必能换来长远的保障。现实点看,适度储蓄是必须的,尤其是应急资金,能让你在突发情况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同时,理性消费也不失为一种平衡——与其盲目囤货,不如投资在提升自我能力或健康上的东西,长期回报可能更高。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别被焦虑牵着走。
billccn 4 小时 59 分钟前
第一个问题就是错的,中国内需本来就不足,贸易战带来的外贸萎缩和恐惧心理会使需求会继续减少,很大几率进入通货紧缩漩涡,对于中国能生产的东西,人民币的购买力会增强,但依赖进口的东西比如牛肉、高端手机芯片等会被本地中低端产品所替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动有产阶级的蛋糕(财富再分配),央行是没有这个权限,目前央行能推出的政策(放开消费贷款)还没有看到特别好的效果。
第三点从宏观经济学角度也是错的,这个时候国家更需要人民像美国人一样信用卡越欠越多还在不停消费,否则本来卖给美国的订单都取消以后会带来大规模的倒闭、失业潮。但楼主说法合理的地方是中国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大病返贫的现象特别频繁,从微观的角度来说个人需要很多应急储蓄。但总体来说存款里沉淀的资金越多,央行操作就越困难,救活经济的可能性就越低。 |
jiuhuicinv 2 小时 38 分钟前
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