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用户在 2024-3-20 19:07 为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B%E8%8E%B1%E5%A7%86%E6%B3%95%E5%88%99/7211518?fr=ge_ala 保存的双语快照页面,由 沉浸式翻译 提供双语支持。了解如何保存?

克莱姆法则

线性代数中一个关于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定理
一分钟了解克莱姆法则
00:50
1.7 克莱姆法则
03:41
「线性代数」克拉默法则的一个简单证明
05:16
用克莱姆法则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07:22
【22考研汤家凤数学】线性代数第二章:第四节(2)克莱姆法则
20:56
讲的最好的线性代数-克莱姆法则
15:40
系数行列式的克莱姆法则
04:45
氮云_04_克莱姆法则
11:42
马同学图解数学—克拉默法则
16:24
克莱姆法则,几何解释
11:40
收藏
488有用+1
264
本词条由《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参与编辑并审核,经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认证 。
克莱姆法则,又译克拉默法则(Cramer's Rule)是线性代数中一个关于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定理。它适用于变量方程数目相等的线性方程组,是瑞士数学家克莱姆(1704-1752)于1750年,在他的《线性代数分析导言》中发表的。其实莱布尼兹〔1693〕,以及马克劳林〔1748〕亦知道这个法则,但他们的记法不如克莱姆。
对于多于两个或三个方程的系统,克莱姆的规则在计算上非常低效;与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消除方法相比,其渐近的复杂度为O(n·n!)。即使对于2×2系统,克拉默的规则在数值上也是不稳定的 [1]
中文名
克莱姆法则
外文名
Cramer's Rule
别    名
克拉默法则
性    质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定理
提出者
瑞士数学家克莱姆
领    域
线性代数

作者介绍

播报
克莱姆(Cramer,Gabriel,瑞士数学家 1704-1752)克莱姆1704年7月31日生于日内瓦,早年在日内瓦读书,1724 年起在日内瓦加尔文学院任教,1734年成为几何学教授,1750年任哲学教授。他自 1727年进行为期两年的旅行访学。在巴塞尔与约翰.伯努利、欧拉等人学习交流,结为挚友。后又到英国、荷兰、法国等地拜见许多数学名家,回国后在与他们的长期通信 中,加强了数学家之间的联系,为数学宝库也留下大量有价值的文献。他一生未婚,专心治学,平易近人且德高望重,先后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柏林研究院和法国、意大利等学会的成员。
主要著作是《代数曲线的分析引论》(1750),首先定义了正则非正则超越曲线无理曲线等概念,第一次正式引入坐标系的纵轴(Y轴),然后讨论曲线变换,并依据曲线方程阶数将曲线进行分类。为了确定经过5 个点的一般二次曲线的系数,应用了著名的“克莱姆法则”,即由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确定方程组解的表达式。该法则于1729年由英国数学家马克劳林得到,1748年发表,但克莱姆的优越符号使之流传。 [2]
Cramer's Rule并不是克莱姆(Gabriel Cramer, 1704—1752)本人最先使用的,他只是第1个公开发表这一法则的人。史料记载,英国数学家马克劳 林(Colin Maclaurin,1698—1746)比克莱姆发现该法则的时间还要早两年 。如果再向前追溯的话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 (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早在 1678年的一份手稿中,也给出了所谓的Cramer's Rule。 [8]

基本介绍

播报
一般来说,用克莱姆法则求线性方程组的解时,计算量是比较大的。使用克莱姆法则求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算
时间复杂度依赖于矩阵行列式的算法复杂度O(f(n)),其复杂度为O(n·f(n)),一般没有计算价值,复杂度太高。. 对具体的数字线性方程组,当未知数较多时往往可用计算机来求解。用计算机求解线性方程组目前已经有了一整套成熟的方法。 [3]
克莱姆法则是线性代数中一个关于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基本定理,适用于求解变量和方程数目相等的线性方程组。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它给出了方程组解与系数的明显关系。 [9]

概念

在引入克莱姆法则之前,先引入有关n线性方程组和有关矩阵、行列式的概念。含有n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称为n元线性方程组。
当其右端的常数项b1,b2,...,bn不全为零时,线性方程组⑴称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其中A是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X是由未知数组成的列向量,
是由常数项组成的列向量。线性方程组⑴的矩阵形式为
当常数项全为零时,线性方程组⑵称为齐次线性方程组,即:
线性方程组(2)的矩阵形式为
系数构成的行列式称为该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D,即

定理

记法1:若线性方程组⑴的系数矩阵可逆(非奇异),即系数行列式 D≠0。有唯一解,其解为
记法2:若线性方程组⑴的系数矩阵可逆(非奇异),即系数行列式 D≠0,则线性方程组⑴有唯一解,其解为
其中Dj是把D中第j列元素对应地换成常数项而其余各列保持不变所得到的行列式。
记法1是将解写成矩阵(列向量)形式,而记法2是将解分别写成数字,本质相同。

证明

充分性:设A可逆,那么显然
的一个解。又设X1
其他不为X0的解,即
。两边同时左乘A-1
上面两式矛盾,因为不存在其他不为X0的解,故
是的一个解。
必要性:设
的唯一解X0。如A不可逆,齐次线性组AX=O就有非零解Y0
X0+Y0也是
的一个解,矛盾,故可逆,证毕。

推论

n元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其系数行列式为零。等价地,方程组有唯一的零解的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不为零,其矩阵可逆。 [4]

法则总结

播报
1. 克莱姆法则的重要理论价值:研究了方程组的系数与方程组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关系;与其在计算方面的作用相比,克莱姆法则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2.应用克莱姆法则判断具有N个方程、N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的解:
(1)当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不等于零时,则方程组有解,且具有唯一的解;
(2)如果方程组无解或者有两个不同的解,那么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必定等于零
(3)克莱姆法则不仅仅适用于实数域,它在任何域上面都可以成立。
3.克莱姆法则的局限性:
(1)当方程组的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不一致时,或者当方程组系数的行列式等于零时,克莱姆法则失
效。
(2)运算量较大,求解一个N阶线性方程组要计算N+1个N阶行列式。 [5]

技术应用

播报
克莱姆法则在解决微分几何方面十分有用。
先考虑两条等式
。因为u和v都是没相关的变数,可定义
找出一条等式适合
是克莱姆法则的简单应用。
首先要计算F、G、x和y的导数:
将dx和dy代入dF和dG,可得出:
因为u和v都没有关系,所以du和dv的系数都要等于0。所以等式中的系数可以被写成:
用克莱姆法则就可得到:
用两个雅可比矩阵来表示的方程:
b
用类似的方法就可以找到
以及
[6]

不确定的情况

播报
当方程组没有解时,称为方程组不兼容或不一致,当存在多个解决方案时,称为不确定性。对于线性方程,不确定的系统将具有无穷多的解(如果它在无限域上),因为解可以用一个或多个可以取任意值的参数来表示。
克拉默规则适用于系数行列式非零的情况。在2×2的情况下,如果系数行列式为零,则如果分子决定因子为非零,则系统不兼容,如果分子决定因素为零,则系统不兼容。
对于3×3或更高的系统,当系数行列式等于零时,唯一可以说的是,如果任何分子决定因素是非零的,那么系统必须是不兼容的。然而,将所有决定因素置零都不意味着系统是不确定的。 3×3系统x + y + z = 1,x + y + z = 2,x + y + z = 3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其中所有决定因素消失(等于零)但系统仍然不兼容。 [7]
参考资料
  • 1
    Cramer, Gabriel (1750). "Introduction à l'Analyse des lignes Courbes algébriques" (in French). Geneva: Europeana. pp. 656–659. Retrieved 2012-05-18.
  • 2
    钱志祥. 克莱姆法则的推广和完善[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23(02):31-33. [2017-08-26].
  • 3
    Katz, Victor (2004). 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Brief ed.). Pearson Education. pp. 378–379.
  • 4
    《数学辞海》委员会. 数学辞海.第6卷[M].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 5
    Joe D. Hoffman; Steven Frankel (2001). Numerical Methods for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Second Edition,. CRC Press. p. 30. ISBN 978-0-8247-0443-8.
  • 6
    Levi-Civita, Tullio (1926). The Absolute Differential Calculus (Calculus of Tensors). Dover. pp. 111–112. ISBN 9780486634012.
  • 7
    Thomas S. Shores (2007). Applied Linear Algebra and Matrix Analysi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p. 132. ISBN 978-0-387-48947-6.
  • 8
    杨浩菊.克莱姆法则历史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2):242-245
  • 9
    冯庆红.关于克莱姆法则推论的证明补充[J].高教学刊,2015,1(21):260-261
克莱姆法则的概述图(1张)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 胡启洲

    副教授审核

    南京理工大学

  • 权威合作编辑
    权威编辑

    《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

    《中国科技信息》创刊于1989年10月,是...
    什么是权威编辑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2566623次
    编辑次数:59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23-09-05)
    突出贡献榜
    图片
    克莱姆法则
    选择朗读音色
    成熟女声
    成熟女声
    成熟男声
    成熟男声
    磁性男声
    磁性男声
    年轻女声
    年轻女声
    情感男声
    情感男声
    0
    0
    2x
    1.5x
    1.25x
    1x
    0.75x
    0.5x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