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用戶在 2025-7-1 18:50 為 https://36kr.com/p/3339350993675521 保存的雙語快照頁面,由 沉浸式翻譯 提供雙語支持。了解如何保存?

李澤湘背書卧安機器人,一年賣出 6 個億的居家「小神器」也要 IPO?

全球財說·2025 年 06 月 17 日 08:29
尚未盈利,急需補血
卧安機器人
B 輪廣東省2015-01
AI 具身家庭機器人系統供應商。
我要聯繫

2025年,國產機器人迎來一波上市熱潮。

在春晚舞台驚豔亮相的宇樹科技近幾個月從更名到股改,頻頻被傳即將 IPO; 估值超 150 億元的智元機器人近期急招證券主管; 漢陽科技、雲鯨智慧等也正開啟 Pre-IPO 輪瘋狂輸血。

2025年6月剛剛過半,便有3家機器人企業遞表港交所。

其中,卧安機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卧安機器人)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向“AI 具身機器人第一股”發起衝擊。

招股書顯示,卧安機器人是全球最大的 AI 具身家庭機器人系統產品供應商,也是在該領域首家實現商業化的機器人企業。

據瞭解,為卧安機器人背後月臺的是港科大教授李澤湘,這位一手助力孵化大疆、雲鯨智慧等多家科技獨角獸企業的「創業教父」,能否再次發掘機器人行業「千里馬」?

“創業教父”背書,60億市場區隔走出的全球第一

在臥安機器人的成長軌跡中,「貴人」李澤湘的身影始終清晰。

八年前,卧安機器人創始人李志晨帶著創業專案進入粵港澳大灣區「黃金鐵三角」李澤湘、高秉強、甘潔聯合設立的松山湖機器人研究院(XbotPark)孵化體系,自此獲得技術與資本的雙重賦能。

2017 年 10 月,創立兩年的卧安機器人迎來首輪外部融資,由 XBOTPARK 基金領投天使輪,同時引入啟賦資本、朗科投資、雲泰創新投資等明星機構。

此後,李澤湘本人及旗下控股公司又先後參與了卧安機器人 Pre-A 輪、A 輪及 B 輪等多輪融資專案。

截至招股書披露日,創始人李志晨(董事會主席兼 CEO)、聯合創始人潘陽(CTO)及萬德創新雇員持股平臺為臥安機器人的一組控股股東集團,合計持股 44.53%。 其中,李志晨持股 21.82% ,潘陽持股 14.47%,萬德創新雇員持股平臺持股 8.24%。

同時,李澤湘通過松山湖機器人研究院、盈湖智慧及東莞蘊和合計間接持有卧安機器人 12.98%股份,高秉強通過 Brizan Ventures V 間接持股 9.72%。 二人是僅次於創始人李志晨、潘陽的第三、第四自然人大股東。 同時,李澤湘、高秉強同樣進入卧安機器人的董事會,均擔任非執行董事職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卧安機器人遞表前,高秉強還曾大幅推高公司估值。

據招股書披露,距完成 B+輪融資 3 年後,卧安機器人於 2025 年 5 月再獲 C 輪融資,融資規模為 6000 萬元,投資方包括公司股東高秉強、鄺宇開及雙方聯合創辦的 Brizan Ventures V。

從估值來看,較 B+輪 18 億元估值有明顯提升,C 輪投后估值可達 40.48 億元。

“創業教授團”力挺的背後,是來自“全球第一”的無限想像。

按 2024 年 GMV 計算,卧安機器人是全球最大的 AI 具身家庭機器人系統產品供應商,市佔率 11.9%。

招股書顯示,卧安機器人主要面向海外市場,旗下產品銷往全球超90個國家及地區,2024年超95%營收來自於日本、歐洲及北美三大主要區域,其中日本佔比達57.7%,而中國及其他區域合計營收佔比僅5%左右。

但需要注意的是,卧安機器人“全球第一”頭銜,是基於一個規模不足60億元的細分市場,整體體量尚小。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截至 2024 年,全球 AI 具身家庭機器人系統市場規模為 59 億元,同期 AI 具身家庭機器人的滲透率僅 2.3%。

對比全球家庭機器人市場規模,截至2024年已達到2577億元,滲透率為25.8%,卧安機器人所處的細分賽道佔比不足3%。

智慧家庭機器人,還是居家小神器?

在深度垂直的細分領域中,卧安機器人幾乎將“小而美”這一商業範式做到極致。

招股書顯示,卧安機器人是 AI 具身家庭機器人系統行業首家實現產品商業化的公司,旗下產品線涉及 7 種品類共 42 個 SPU。 同時,公司亦是全球唯一一家在家庭場景全面佈局的 AI 具身家庭機器人系統供應商。

家庭場景全面佈局並實現商業化,轉換到實際業績,2022年至2024年,卧安機器人實現營業收入2.75億元、4.57億元、6.1億元,年複合增速可達48.94%,成長能力不俗。

此時一定有人疑問,看著硬科技十足的「AI 具身家庭機器人系統」到底指的是什麼?

在招股書中,卧安機器人將其分為兩大類,分別為以靈活型技巧機器人、增強型移動機器人為主的增強型執行機器人,以及包括智慧中樞、感測器、攝像頭為主的感知與決策系統。

事實上,卧安機器人並未選擇目前大熱但具備技術攻克難點的人形機器人領域,而是選擇門檻相對較低的非人形態賽道完成商業轉化。

根據卧安機器人的介紹,公司採用分散式理念,通過感知與決策系統類比人類的大腦、眼睛等功能,再通過增強型執行機器人模仿人類的手、腳,利用 AI 技術實現不同產品的互聯。

看著似曾相識,有點像智慧家居全場景互聯的邏輯,只是臥安機器人的產品側重點更在於增強型執行機器人產品。

從營收結構來看,卧安機器人近6成營收來自於增強型執行機器人板塊。 但作為公司的基本盤,卻實在稱不上「硬科技」,更像是各類智慧家居「小神器」。。

以營收佔比近4成的靈活型技巧機器人為例,涵蓋手指機器人、窗簾機器人、指紋門鎖機器人等。 但了解產品後會發現,這三類產品的工作原理雷同懶人開關燈控制器、電動窗簾伴侶、智慧門鎖,國內電商平臺可搜到不少平替款,但價格卻相差數倍。

圖片來源:卧安機器人 SwitchBot 官網

此外,家用機器人市場中商業化落地最廣泛的掃地機器人領域,卧安同樣沒有錯過。

2024年,卧安機器人旗下掃地機器人所在的增強型移動機器人板塊,營收同比增長92.98%至1.10億元,佔總營收比重僅1成左右。

對比 IMARC 調研數據,2024 年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為 90.7 億美元(約人民幣 650 億元),卧安機器人市佔率僅 0.2%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在 2024 年全球智慧掃地機器人出貨量 TOP5 排行中,有 4 家為中國企業,包括石頭、科沃斯、小米、追覓,合計佔據 47.2%的市場份額。

在國產掃地機品牌集體「卷」向海外市場的背景下,2023年才推出首款掃地機產品的卧安機器人唯有出奇制勝。

2025 年 1 月,卧安機器人推出全球首款可執行多任務掃地機器人,即消費者在掃地機上可選擇 DIY 搭配監控攝像頭、空氣凈化器、電風扇等功能型配件。

開創性設計雖吸睛,但組裝型創意卻談不上強勁的技術壁壘,比較容易被效仿。 事實上,近幾年國產掃地機巨頭頻頻開啟專利大戰的背後,指向的便是整個行業所面臨的同質化嚴重的創新困境。

可見,無論是靈活性技巧機器人,還是增強型移動型機器人,卧安的智慧硬體產品都缺少絕對的技術“護城河”保護。

於是公司寄希望於在 AI 技術上大做文章,以此提高資本想像空間。

招股書顯示,在遞表前一個月,2025年5月,卧安機器人推出全球首款將語言大模型與邊緣計算相結合的智慧家庭中樞,可在多種場景下實現多源感知及自主決策。

只是,在如今各大廠商均研發各自智慧生態平臺的背景下,終端產品缺乏吸引力的卧安機器人,AI 生態也難成為競爭籌碼。

尚未盈利,亟待上市“補血”

需要注意的是,卧安機器人目前依然面臨虧損難題。 2022年至2024年,卧安機器人歸屬凈利潤分別為-8698.30萬元、-1637.60萬元、-307.40萬元。

虧損面雖在縮窄,但一定程度是建立在公司持續對旗下產品提價的背景上。 2022年至2024年,卧安機器人綜合毛利率由34.3%增至51.7%。

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卧安機器人旗下核心產品價格整體呈上升態勢。 例如門鎖機器人由2022年的226元增至2024年的338元、多功能家用機器人由2023年的1815元增至2024年的2045元、智慧中樞由2022年的81元增至2024年的194元等等。

公司盈利困難,也與旗下產品主要在海外市場銷售有關。 卧安機器人的銷售渠道涵蓋 DTC 管道、零售商管道和分銷管道,其中大部分收入主要都與亞馬遜平台相關。 2024 年,亞馬遜 SC(第三方賣家)和 VC(品牌供應商)渠道合計為臥安機器人貢獻 64.2%營收。

卧安機器人在招股書中表示,隨著銷量的增加,亞馬遜及其他電商平臺可能會獲得越來越多的議價能力,要求更高的返利、折扣或較不利的條款。 儘管公司目前仍依賴於亞馬遜,但已經努力擴展銷售管道。

2022年至2024年,卧安機器人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1.02億元、1.37億元、1.72億元,其中超8成為平臺傭金費用、廣告和銷售人員開支、推廣及業務發展費用。

此外,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卧安機器人近年的研發費用不及銷售及分銷開支。 各期內,卧安機器人的研發費用為6176.1萬元、8919.2萬元、1.12億元。

儘管卧安機器人在招股書中披露的專利總量為270項,但其中發明專利僅43項。 對比機器人行業其他龍頭,截至2024年末優必選共持有2680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佔比為57.87%。

除尚未盈利外,卧安機器人的資金健康也同樣需要關注。

2022年至2024年,卧安機器人的經營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07億元、2462.1萬元、-3127.8萬元。 同期,公司投資現金流均為凈流出,融資現金流凈額則分別為2.27億元、-2441.1萬元、6059.5萬元。

截至2024年末,卧安機器人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同比減少52.31%至6233.7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為緩解現金流緊張的問題,卧安機器人一直存在向銀行轉讓貿易應收款,以換取低息貸款的情況。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卧安機器人轉讓的貿易應收款分別為1.19億元、1.47億元及8810萬元。 反映到現金流中,流入融資現金流凈額的已保理貿易應收款項新增借款分別為1.19億元、1.47億元及1.84億元。

在招股書中,卧安機器人坦言,貿易應收款項保理安排可能使公司面臨財務風險,並影響流動資金狀況。 根據銀行協定,倘任何貿易債務人延遲付款最長達120天,可能須向銀行賠償利息損失。

亟需「輸血」的卧安機器人,計劃拿出部分募資用於償還未來一年內的銀行貸款。

根據此次 IPO 募資用途來看,償還銀行貸款用途中包括償還其與農行簽訂的於 2026 年 8 月到期的 1800 萬元的定期貸款,年利率 2.6%; 與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簽訂的 4.36 億日元的貿易應收款項保理融資,年利率為 1.25%、服務費 0.11%。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全球財說”,作者:潘妍,36 氪經授權發佈。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參與評論
評論千萬條,友善第一條
后參與討論
提交評論0/1000
36氪
36氪

報導的專案

卧安機器人
我要聯繫
AI 具身家庭機器人系統供應商。

下一篇

被螞蟻咬了,孩子立刻被送去醫院搶救,卻不幸去世...... 這種小螞蟻一定要小心祝你平安一夏。

2025-06-17

36 氪 APP讓一部分人先看到未來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