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AI 避開美國制裁,走向一帶一路
上海 MWC 開幕,華為一帶一路推 AI,歐美市場受壓。
“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上海)”開幕。 這是每年在西班牙舉辦的全球最大移動通信展會“MWC”的中國版,通信運營商和設備製造商等參展,展示 5G 和人工智慧技術。 展會持續到 6 月 20 日。 (6 月 18 日,上海市)
華為開始在與一帶一路重疊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全球南方”擴大銷售人工智慧服務。 隨著中國製造的人工智慧穩步擴張,歐美企業的空間正在縮小。 可能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人工智慧服務形成兩極分化......
中國大型通信設備企業開始在中國廣域經濟圈構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起人工智慧(AI)服務的攻勢。 在美國對中國企業實施全面制裁的背景下,中國最大通信企業華為開始關注人工智慧需求增長的國家。 除了以自主人工智慧為賣點,還著手建設高速通信標準「5G」等,加速發起攻勢。
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董事長徐直軍 6 月 18 日在上海市開幕的通信展「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上海)」上發表主題演講。 他表示:「由於不同國家、不同運營商所處的環境不同,面臨的競爭不同,故增長的機會和路徑也不同,華為願意與運營商一道,共同探索增長的機會和路徑,助力運營商持續增長」。。
華為的產品被歐盟各國以安全風險為由排斥。 於是,華為開始在與一帶一路重疊的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的“全球南方”擴大銷售人工智慧服務。
馬來西亞 4 家民營企業 4 月簽署了使用華為人工智慧的基本協定(MOU)。 據馬來西亞政府介紹,大型物流企業將用於提高倉庫管理和配送的效率,IT 企業則將其用於電子商務(EC)和開發客戶管理系統。
中亞的烏茲別克也依賴華為。 該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將使用人工智慧的軟體和服務的附加值大幅增加到15億美元。 該計劃的基礎——政府雲平臺就是使用華為的技術構建的。
5月,華為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舉行的活動中,為了支援政府計劃,發佈了新人工智慧數據中心相關技術等,擴大在該國的業務。
據美國調研公司 IDC 預測,以伺服器為中心的全球人工智慧基礎設施投資到 2028 年將增至每年 2230 億美元。 目前最大市場是美國,但今後其他地區的比重將增加。 到 2028 年,中國市場年均增長率為 35%,美國為 34%。 中國企業瞄準的亞太地區和「歐洲、中東、非洲」預計為 21%。
華為在國內外擁有多個數據中心。 每年還投入超過1.4億美元用於研發,不斷提升人工智慧技術。
在中國,由於政府的支援政策,人工智慧的開發競爭激烈。 此外,可以利用購買力從國內供應鏈以低成本採購必要設備。 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積累較少的國家來說,與中國企業合作可以節省投資和時間,具有吸引力。
中國企業還致力於銷售主力 5G 通信設備。
大型通信企業中興通訊(ZTE)3 月與馬來西亞大型通信公司 Celcom Digi 簽署了利用人工智慧提高通訊服務品質的 MOU。 5 月,中興通訊宣佈與印尼大型通信企業 PT XLSmart Telecom Sejahtera Tbk(XLSmart)合作開發 5G 通信網路等。 6 月,中興通訊還與阿拉伯聯合大國(UAE)的大型通信公司合作,參與了通信新技術的驗證實驗。
據調查公司 Dell'Oro Group 的數據,2024 年通信設備市場份額華為居首,佔 31%。 遠超瑞典愛立信和芬蘭諾基亞 2 倍以上。 排名第四的中興通訊與華為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 4 成。 他們的戰略是以 5G 通信為基礎,同時在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盈利。
華為還自主開發人工智慧伺服器關鍵的半導體。 美國政府正在加強對國內外企業在人工智慧半導體方面的制裁。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6月10日的《人民日報》上表示:“美國是誇大了華為的成績,華為還沒有這麼厲害。 要努力做才能達到他們的評價。 我們單晶元還是落後美國一代」。
不過,許多人認為「美國的制裁有利於華為」(美國半導體巨頭英偉達 CEO 黃仁勳)。 隨著中國製造的人工智慧穩步擴張,歐美企業的空間正在縮小。 可能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人工智慧服務形成兩極分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日經中文網”(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藤野逸郎,36 氪經授權發佈。